太康悖論四-不相信,通通不信(引用佛陀的故事)
世間,沒有信與不信
世間中,只有信
簡單來說就是有信念,與沒有信念
但沒有「不信」這件事
因為「不信」也是一種「思維、想法、信念」
所以沒有「通通不信這種事」
你可以檢示、或說沒有興趣、沒時間檢示
但不可以說我自己不相信
那只代表不懂、不理解
或者說,需要經歷過才能知道
悖論(英語:Paradox)[1],亦稱為弔詭[2]、佯謬或詭局,是指一種導致矛盾的命題。通常從邏輯上無法判斷正確或錯誤稱為悖論,似非而是稱為佯謬;有時候違背直覺的正確論斷也稱為悖論。悖論的英文paradox一詞,來自希臘語παράδοξος ,paradoxos,意思是「未預料到的」、「奇怪的」。 如果承假設它是真的,經過一系列正確的推理,卻又得出它明顯是假的;如果假設它是假的,經過一系列正確的推理,卻又得出它明顯是真的。古今中外有不少著名的悖論,它們震撼了邏輯和數學的基礎,激發了人們求知和精密的思考,吸引了古往今來許多思想家和愛好者的注意力。解決悖論難題需要創造性的思考,悖論的解決又往往可以給人帶來全新的觀念。
悖論其實亦有「似非而是」的解釋。即是用普通常識看上去不正確,但其實是正確或是有可能的。例如「站著比走路更累」。一般常識是走路比站著累,但要一個人例如在公園裡站一個小時,他可能寧願走動一個小時。因為「站著比走路更累」。也例如狹義相對論裡面的雙生子佯謬亦是另外一個例子。
佛法中也有釋迦牟尼佛破外道悖論的例子:如《大智度論》卷一中舉出長爪梵志的例子:長爪梵志提倡一種「一切法不受」的主張,其意思是說他不接受世間一切理論。釋迦牟尼佛就問他:「你接不接受你自己所建立的這個「一切法不受」的理論?」。當釋迦牟尼佛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,長爪梵志就知道自己的理論是有問題的──如果接受,那就是「接受一種理論」這與他自己建立的「一切法不受」的主張違背;如果不接受,那他的主張就不存在。就這樣,一方面顯示長爪梵志的理論是一種悖論,另一方面也突顯釋迦牟尼佛以非常簡短的開示就把長爪梵志折服了。
另外,有些悖論與謬誤息息相關,例如:連鎖悖論與連續體謬誤。連鎖悖論是由正確的前提和正確的推理,卻得到一個明顯與認知上不一致的結果,而連續體謬誤則是針對連鎖悖論的結論,認為X與非X並沒有區別。
引用資料:維基百科-悖論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